4月22日下午,会计学院智能财务创新班同学在项目主任吕岩老师、辅导员曹高煜老师的带领下,赴中国财税博物馆开展实践研学活动,走进财税历史长河,感悟专业发展脉络。
师生们在中国财税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按照“古代厅—会计厅”的参访路线开启时空穿梭之旅。古代厅以夏商周为起点,沿元明清的时间轴线展开,两千多年的财税制度演变通过实物票据、青铜器铭文、赋税文书等珍贵展品生动呈现。从商代的“贝币”到宋代的“交子”,从《周礼》记载的九赋之法到明清“一条鞭法”改革,同学们在展柜前驻足凝视,感受古代财税智慧对现代经济体系的深远影响。
转入会计厅,一部浓缩的中国会计发展史徐徐铺展。从西周时期的“司会”官职到近代复式记账法的引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会计制度的规范化进程,展馆通过老账本、算盘工具、数字化档案等展品,清晰勾勒出会计行业与社会经济同频共振的发展轨迹。“从算珠到云计算,变的是技术手段,不变的是会计人‘锱铢必较'的职业精神”,引发同学们对专业价值的深度思考。
在三小时的参访中,同学们围绕“古代财税政策对现代启示”“智能化时代的会计转型”等议题展开讨论。同学们表示:“展厅里的每一枚铜钱都刻着经济规律,会计厅的电子大屏又让我们看到未来方向,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课本知识真正‘活’了起来。”
智能财务创新班项目主任吕岩老师表示,开展深度研学是“项目主任+班主任+辅导员”项目创新探索的重要一环,项目未来还将持续拓展专业视野,助力学生在历史纵深与时代前沿的交汇中夯实职业根基。
(撰稿人: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