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研究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锻炼研究锐度,“会计学院学术前沿”第78期于2024年11月7日下午在会计学院104举行。本次学术前沿主讲人为程舒意博士,23级研究生陈清艳和张熔分别进行了主题分享和文献研读,会计学院23级和24级全体会计学硕研究生与部分本科生参加本次学术前沿活动。
首先,程舒意博士演讲的主题是《气候风险披露:理论与实证》。程舒意博士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气候风险的背景,分别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巴黎协定和TCFD政策建议报告为三个会议节点开始逐渐关注气候风险。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的定义,气候金融是指旨在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行为的地方、国家和跨国融资(来自公共、私营和其他融资来源)。其次,主流上将气候风险分为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两大类。接着,程舒意博士向我们介绍了气候风险的测量方法,可以从历史资料、第三方机构和监管冲击等进行计量,其中文本分析前瞻性测量是使用较多的测量方法。最后,程舒意博士向我们介绍了影响公司气候风险披露的因素以及披露气候风险所带来的后果。
其次,陈清艳同学向我们介绍了论文《市场势力与企业碳效率——基于新质生产力的机制检验》,首先在引言部分,陈清艳同学提到无论是在2020年9月的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党的二十大还是在2024年1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都提到了绿色发展与双碳目标。这篇论文的理论假设是H1:市场势力对企业碳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H2:市场势力对企业碳效应具有显著的负向抑制效应。接着构建了回归模型,核心解释变量是市场势力,被解释变量是碳效应,选择了企业规模(Size)、环境规制强度(ER)、资本集约度(Capint)、设备更新率(New)、资产负债率(Lev)作为本文控制变量,并进一步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市场势力对企业碳效应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这种作用体现在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上。
最后,张熔同学进行论文分享,文章题目为《企业碳信息披露的迎合行为:识别、溢价损失与作用机制》。张熔同学首先向我们介绍了相关概念:碳信息披露是指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中披露的与减碳相关的部分。迎合行为是指向外界披露碳信息却并不付诸与之相应的实际减碳行动。溢价损失是指迎合行为对碳信息披露溢价的负面效应。接着,张熔同学向我们介绍了模型假设和模型推导,并引出四个假说,假说1:在碳信息披露的过程中,企业存在言过其实的迎合行为。假说2:迎合行为会对谈信息披露的溢价造成负面影响,带来溢价损失。假说3a:迎合行为通过抑制碳信息披露对投资者信心的提升作用带来溢价损失。假说3b:迎合行为通过抑制碳信息披露对债务融资水平的促进作用带来溢价损失。最后,根据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研究、溢价效应检验、稳健性分析、作用机制检验和异质性检验,最终得出碳信息披露能够显著提高上市公司股票回报率,由此带来的碳溢价驱使企业在碳信息披露过程中"言过其实"的研究结论。
至此,本次学术前沿圆满落幕。会计学院研究生学术前沿为同学们领略学术前沿动态、感受学术魅力提供了平台,提升了研究生们的学术热情。本次学术前沿的成功举办也让我们对下一次学术前沿活动充满了期待。